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為新時期中國旅游業發展繪就了藍圖,這實際上也為國家和各地制定“十三五”時期旅游業發展規劃定下了基調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筆者的一個直觀感覺,就是希望在新時期,從國家層面集聚合力,按照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戰略部署,扎實推進打造中國旅游業的升級版。
2013年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期間系統提出了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綱領,要著力“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寄予旅游業發展的厚望和要求,實際上與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戰略部署一脈相承,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戰略部署在旅游業的具體貫徹和落實。
按照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旅游業發展要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要著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使旅游開發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旅游服務向優質高效提升;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提升旅游業水平,要提升旅游產品品質,讓中外游客享受多彩快樂的旅游之美。上述文字中的一系列轉型和升級的要求,簡單理解就是,國內外游客的旅游消費在升級,為此,要求包括旅游產品、旅游企業和旅游服務在內的旅游供給體系也必須適應游客的升級需求,促成這種適應的主要動力在于系統推進新一輪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改革和開放。
眾所周知,中國旅游業是得改革開放之先機而發展起來的朝陽產業,旅游業發展也在服務于各個階段國家改革開放總體戰略推進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如今,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旅游大國,遼闊的國土、豐富的旅游資源、巨大的旅游內需、日新月異的交通設施、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無疑使我國旅游業發展孕育著不可限量的巨大潛力。同時,也要客觀看到,我國旅游業發展從規模到質量都還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間,比如,旅游發展還不能很好地適應人民群眾和中外游客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這在旅游旺季表現得特別突出;受各種客觀因素和日益激烈的國際旅游市場競爭影響,我國入境旅游近年出現了徘徊和下滑,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旅游業國際競爭力的現狀;受生態環境、旅游環境和旅游產品創新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國內旅游需求國際化的傾向,旅游服務貿易的逆差在去年已經擴大到500億美元,等等。
正是在全面評估和分析我國旅游業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現存的突出問題和孕育的巨大發展潛力的基礎上,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為新時期中國旅游業發展繪就了藍圖,這實際上也為國家和各地制定“十三五”時期旅游業發展規劃定下了基調。
(產業規劃網)
蘇公網安備 32109202000133號